
发布时间:2024-11-25 22:57 | 作者: 安博电竞
a作为第九届中国分析仪器学术大会(ACAIC 2024)的分论坛之一,本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平台、浙江创享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平台研究员韩玉刚担任本论坛主席;浙江创享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院长何世伟、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重大平台中心副主任张丽娜担任论坛召集人。仪器信息网作为ACAIC 2024战略合作媒体对本论坛进行报道。
本论坛聚焦高质量仪器共享和国产仪器推广应用工作,精心安排的报告涉及内容有:如何构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生态,AI共享系统的开发,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高质量的维修维护体系建设,国产仪器走进高校院所……本论坛搭建了一个加强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助力推动高质量仪器共享建设和国产仪器2.0事业发展。
韩玉刚就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现在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下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并给出了详细建议和办法。现阶段,中国科学仪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韩玉刚认为,就是国家高端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主流科学家核心利益;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自主可控,这个矛盾要很好解决。此外,还有科研经费结构失衡、科学技术人才结构不合理、国产化市场、科学技术创新突破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挑战。
为此,韩玉刚也针对性给出了相关建议。(1)国家的科技计划重点布局未来应该重点未来在支持我们未来技术核心技术领域,在未来的重大的技术核心领域要部署一些重点的科技专项;(2)要靠工程师文化支持技术支撑人员的发展,还要有大学的人才教育培训和国家的政策也引导;(3)政府要做好顶层的战略的谋划,我们要一个培养一些具有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企业,以企业为主体,来承担承接科学仪器专项;企业要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仪器的一个个瓶颈,特别是在核心部件材料方面要下功夫,坚持重点突破,持续久久为功;(4)坚持资源统筹协调发展。社会资源我们要成立产业集群,要打造一流企业,培育知名品牌。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科技领域的大变革,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如何用一流的实验技术体系来支撑科研的发展,这是共同的话题。孙健以浙江大学基础交叉创新仪器平台建设项目为例,全面分享了一流实验技术体系的理论、实践的探索。孙健提出了研究创新跟技术创新双核驱动的理念,并结合项目人才激励、技术学术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推动基础交叉创新仪器平台的体系建设。孙健认为,高水平的技术引领和发展,带动开放共享,引领基础研究整体系的发展,推动了仪器技术新自生产力的发展。通俗点说:“只有你有标志性的成果技术,人家才会从北京上海跑杭州、浙大来做测试。而这样的测试开放的效果,会比普通的以低价格来带动的要好很多!”
四川省大型科研仪器与工业设施共享平台,在2022年资源普查中排名全国第十。目前,该共享平台共入驻管理单位313家,入驻平台资源总价值达59.94亿元。但是,入网大仪共享平台的国产仪器共计才1340台(套),占平台仪器总数的31.46%。依照国家政策推动,2023年开始,大仪共享平台考虑做国产进高校的活动。大仪共享平台和在四川的7所高校联合发起,2023年年底在四川大学,2024年5月在电子科大,举办“国产仪器进高校”活动,在老师和同学里取得很大的反响。这些活动涉及的国产仪器有荧光定量PCR、第三代基因测序仪工业CT和X探伤仪。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有:仪器维修维护培训会、供需见面会。通过该活动,四川大学与成都西谱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瑞迪爱生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采购相关仪器设施。新的一期活动正在筹备中,内容也将进一步丰富,如仪器验证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师培养等。
何世伟作《基于钉钉低代码+AI的智能仪器共享系统开发实践》报告。报告中讲到,现有仪器共享系统存在维护成本高、迭代效率低、安全性不可靠等痛点。何世伟带来了“基于钉钉低代码+大模型的仪器共享管理智能解决方案”。该系统基于钉钉+宜搭低代码+AI构建,大多数都用在开展单位内外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安全周期管理和全流程服务的智能高效管理。从查重评议、仪器入网、运行监测、共享预约、费用结算、绩效考核到服务评价,借助仪器物联网传感器、AI助理等手段,实现仪器共享系统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运维。该系统有全融合、高安全、高效率、超易用的特点。全融合是指身份桥接打通宜搭与校内一卡通三方账号体系,快速实现组织数字化(等保三级);高安全是指业务数据及附件信息存储在校内;高效率是指基于宜搭低代码快速搭建提升开发效率,一个模块能够最终靠拖拉拽的方式来实现;超易用是指:融合群/IM消息,应用随手可见,消息一键直达。
报告内容包含4个方面:国产生命科学仪器发展形态趋势,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运行特点,公共技术平台对国产仪器的推广实践,推广国产生命科学仪器应用及发展的几点思考。笔者注意到,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促进国产仪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21年,举办了国产生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系列报告;2023年,举办细胞生物学前沿技术交流会,交流会上,为支持国产仪器自主创新,优先推介国产流失细胞分析分选设备;接连举办走进领航基因、海能、超视计等6家国产科学仪器优质企业;全情投入超视计科技的HIS-SIM发展全历程,助力国产超分辨仪器快速成长;为促进仪器维修维护国产替代,担当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科研仪器维修维护专业委员会首批成员单位,并牵头组织、参加多次交流会议;组织成立科学仪器设施验证评价中心(生命科学站),完成发布首个仪器验评项目成果,已启动多个仪器验评项目;2008年成立的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也结出累累硕果。张文娟总结到,公共技术平台在科学仪器推广和示范应用上具备天然的优势,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清华大学分析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姚文清
姚文清说到,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的条件是人,是研究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有别于政府测试机构和第三方测试机构,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功能定位不一样。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测试队队伍主要的两个任务是支撑和服务。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是教学实验支撑平台,是实验培训支撑平台,是科研基础条件支撑平台,是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在支撑过程中,要对高水平的科研的研究创新支撑,要仪器开放服务社会,还兼具着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不单单是测试服务人才教育培训,还有一个学生的仪器的规范性培训,以及学生对仪器数据、数据规范运行等规范的人才教育培训。高层次的技术人员,不单单是需要有一个测试能力,有一个技术能力及服务能力,同时它一定要具备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围绕着实验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总目标,姚文清介绍了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 一些创新举措和实践:“赛默飞”优秀青年人才支撑计划,自2021年起,连续举办完成3届,第4届进入到评审环节。举办2届“信立方”杯高校分析测试技术培养和训练微课大赛,第3届进入参赛作品评审环节。与中国科协开发建设“科创中国”《科研仪器设施案例库》。推出“皖仪科技”卓越工程师提升计划。这些活动得到与会者高度关注,现场询问如何参加“微课大赛”等活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前沿技术服务中心”负责2个校级中心的运行管理:数字化共享实验中心、校级大仪中心,以及9个院级大仪中心的统筹管理。为创建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创平台,以“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为指导,建立了“维修五有”的制度和措施,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探索。“维修五有”就是:渠道拓展-维修有生态,队伍建设-维修有技术,平台搭建-维修有便利,约束推动-维修有动力,激励促进-维修有经费。樊冰就“维修五有”一一给出了精彩的案例分享。比如,某高精尖设备由美国Focus、Maury垄断,卡脖子难采购。利用5台10-15年的老旧设备(探针台、矢量网络分析仪、半导体参数分析仪、电源等),利用数个科研项目持续开发完善,组装成功射频功率器件负载牵引检测系统,盘活原值800万元设备。通过维保促组装的集成创新,该系统了填补国内空白,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攻关指南,实施产品化研发;最终产品供不应求,已经为多家集成电路生产/设计单位测试所用。
我国高校院所购置的大型科研仪器国产率普遍偏低,原因何在?张丽娜分析到,首先第一个是市场环境缺失,是国内仪器产业还没形成完善的供需链。第二个是文化环境缺失,就是科研仪器进口依赖的思想还依然存在,是高校院所老师依然还觉得使用进口仪器能够发文章,使用国产仪器发不了文章。第三个是人才环境的缺失,是国产仪器的应用人才体系建设非常落后。张丽娜认为,要实现广泛的国产替代,政产学研用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我们的祖国其实从政策方面、产业方面、学科方面和从整个研制方面都已经下了功夫,唯独在用的这一个方面没有一个很好的体系建设,验证评价中心想从应用驱动的角度来促进国产仪器的发展,让国产仪器用起来。以高效液相色谱仪验评工作为例,张丽娜详细分享了仪器验评工作流程和成果。从报告中看到,验证评价中心组建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仪器设备验证评价中心联合实验室”,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等全国12家单位组成。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安博全站平台手机版_体育页面登录 京ICP备14037209号-2 京公网安备京ICP备14037209号-2 友情推荐: 安博电竞 | 安博全站平台手机版 | 安博体育页面登录